“不怕输,输多了总会赢!”86岁何镜堂院士开讲金句频出
7月29日,由华南师范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合作组织和实施的2024年“全国科学教育暑期学校”中小学教师培训(广州会场)正式启动。已经86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首席总建筑师何镜堂教授作开班第一讲。
“建筑是刻在石头上的史诗,是凝固的音乐,也是时代的记录。”面向来自全国的中小学科学教师们,何镜堂从自己的“建筑人生”切入,阐述了许多代表性作品背后的建筑设计理念,并分享了自己的人生感悟,金句频出。
01
“建筑的最高境界是文化,要以建筑记录时代”
“68年前,我从学建筑开始就有一个梦想,希望我们的城市更优美,人们的生活更幸福,建筑融入人们对美好的向往和追求。”一开口,何镜堂的话就令人动容。
1938年出生于东莞的何镜堂白发鹤颜,精神矍铄。他说,自己和建筑学的缘分,“68年不离不散”。他是如何在专业上做到极致的?
何镜堂分享了自己的感悟:对专业要充满激情,要从实践当中研究并掌握它的客观规律。
在何镜堂看来,建筑是科学的艺术,又是艺术的科学,既要遵循科学的规律,但又有艺术的一面——地域、个人经历、文化背景等方面不一样的人,对建筑都会有不同的看法,所以建筑没有唯一性、没有“100分”。
“建筑的最高境界是文化”“建筑的重要功能是以建筑记录时代”……在丰富的实践基础上,他创造性地提出了“两观三性”的建筑创作理念:“两观”是指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三性”是指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
纵观何镜堂的作品,都鲜明地体现了这样的理念。
02
“对每一天都要抱着真诚的心思,爱她,尊敬她,竭尽所能”
这句话是何镜堂读书时的座右铭。他告诫现场的听众:“要充分利用时间,非常认真地对待,做好每一天。”
在讲座中,何镜堂回忆起了一件往事。1964年,还在攻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专业研究生的他为了完成毕业论文,专程从广州来到北京的图书馆借书。
他借到了一本正需要的医学建筑方面的英文书,但只能借3天。当时又没办法复印留存,怎么办?何镜堂狠下心,买回透明纸,硬是用3天时间把书抄录“复制”了出来。
何镜堂的手抄笔记。
当时他住在小胡同狭小的招待所,房间连桌子都没有,就一个小板凳。他只能在床上一笔一画地描画,用的钢笔还不是自来水笔,每写几个字就要蘸一下墨水。
何镜堂说,这件事锻炼了他的意志力,“一个人的发展就要这种精神,需要的就想办法把它实现”。
03
“我在45岁之前一无所有,但我用了16年,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了”
“我是45岁才起步的一个建筑师。”何镜堂说。
在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后,他本想“大干一场”,却因时代的动荡,没有机会从事建筑设计事业。
在上世纪80年代初,他回广东探亲时,被改革开放大潮中深圳大发展的劲头深深鼓舞。1983年,他携家带口回到母校华工的建筑设计研究院,此时他已经45岁。
“离我退休还有15年,我还能不能把我失去的时间追回来?”何镜堂说,当时自己下了决心:每做一个工程,都必须认认真真做好,都要进行总结提升发表论文,并去申报设计奖项。
回来刚3天,他就得到了深圳科学馆项目招投标的消息,感觉“机会来了”。在学校的招待所里,他和夫人李绮霞一起,没日没夜地埋头奋斗了20天。
何镜堂与妻子李绮霞在商讨深圳科学馆设计方案。
直到最后一个晚上,他们才通宵完成设计模型。“深圳的速度很快,下午2点交材料上去,5点就通知我们中标了。”何镜堂说。
深圳科学馆项目打响了何镜堂建筑人生的第一枪,此后他设计的作品源源不断。1994年,他被评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1999年61岁时,他成为华南理工大学培养的第一个院士。
“45岁前,我一无所有,没有一个作品、一个奖项、一篇论文。”何镜堂说,自己用了16年,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了。
04
“我不做,就没办法提高,我不提高,我怎么教学生?”
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东方之冠”无疑是何镜堂的代表作之一。
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
2007年,中国馆的设计方案面向全世界招标,包括何镜堂的设计在内,共有344个方案应征。何镜堂深感压力:中国馆代表着中国文化和形象,“14亿人都可以有意见”。
第一轮评审是要从这344个方案中选出8个。经过一番波折,何镜堂的方案全票进了前8名,接受第二轮评审。根据规定,他必须亲自上台去演讲。
何镜堂写好了讲稿,讲给学生听,学生反馈“内容很好,但没有感情”,建议他脱稿讲。于是,何镜堂脱稿苦练,晚上吃饭都要讲2遍给学生听,讲到学生都觉得“行了,有感情了”。
何镜堂在指导团队。
“当时只有我一个院士去上台去演讲。”何镜堂笑言,如果自己不参与这个设计,肯定是在下面做评委,现在却要上台接受“审问”。
为什么要这么做?他说:“建筑是一门实践的科学,我不做就没办法提高,我不提高我怎么教学生?”
05
“不怕输,输多了总会赢的”
“不怕输,输多了总会赢的。”这是何镜堂很喜欢的一句话。
在外界看来,他这么有名,有那么多著名的作品,肯定一出手必定赢。但他却说,“我们常常输”。他们应标的项目,都需要国际招标,而前来应标的,都是国内外知名的设计团队。
“输是正常的,输了之后就总结。输了也不是说你不好,有可能是他们不一样,别怕。”何镜堂说,团队经常接受这样思想的“锻炼”。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的,不完满才是人生。”在何镜堂的设计案例中,也经常有不断推倒重来的时刻,不断超越自己。
在建设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纪念馆时,他们设计了在建筑外墙上呈现钱学森的浮雕肖像。与传统的浮雕不同,这一肖像没有经过雕塑家的手,而是借助电脑分析,由不同纹理密度的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形成的“像素”拼贴组成。
钱学森纪念馆。
“我们先做了1∶8的比例,但发现不行,一定要1∶1做了没问题,才可以放上去。”为了确保效果完美,当时73岁的何镜堂,亲自站在了吊车的车斗里,被吊上了高空,“平地上没办法看清楚”。
何镜堂用坚定的话语,激励着现场所有的听众:“当你满足于周围人对你夸耀的时候,常常是你开始走下坡路的开始;当你感到一筹莫展的时候,坚持一步,转机就在眼前。”
【文字】南方+记者 李秀婷
【摄影】南方+记者 钟志辉
【剪辑】南方+记者 徐昊
(部分图片来自华南理工大学)金融杠杆证券